漆宇勤的考察笔记2:知屋漏者在宇下

行程第三天,终于遇上一个好天气。或许是心情愉悦,萍水河呈现给我的感觉也更加美好。一路水流渐渐澄澈,河边的芦苇漾出赏心悦目的青绿色,顶着娇嫩的芦苇花,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过了赤山镇耿塘村,大院水电站往上有个水湾,河水在经过上游一段天然河道的持续净化后,仿佛突然间变得干净起来。大家忍不住惊叹:这才是萍水河源头该有的水质!

头一天对源头河流水质的不好感官顿时一扫而空。

在凉风习习的水湾,四五个垂钓爱好者正在那里悠然垂钓。看得出来,这个地方是个天然老钓场了。我站在摇晃的简易木头吊桥上一眼瞥过去,岸边草木间留有雪饼、饵料、麻辣等诸多品类的塑料包装袋,岸下水边漂着塑料袋、易拉罐等更多的垃圾。

同行的5名灯塔计划公益组织成员手持竹棍小心翼翼地收拾和打捞垃圾。她们艰难蹲在河边打捞的身影与一旁悠然垂钓的他们形成某种互文般的关系(原谅我用了这么一个奇怪的词语而不是更为明确的词语)。其中稍远处有一个垂钓者欲言又止,似乎有点怪志愿者收拾垃圾的行为惊扰到了他的猎物。

一路上河道与水渠边触目届时粉红色的福寿螺卵块。对于这种外来物种,我印象中很多年前有一段时间似乎整个社会很是紧张地宣传过一阵子,说是传播多种疾病,甚至在夜宵摊点上吃死过人。当时满城风雨地灭杀福寿螺,给我留下过深刻的记忆。可是,多年过去,现在似乎没有多少人再关注这种生物了,任由它们疯狂地繁殖扩散。同行者打开网络搜索,上面关于福寿螺的介绍已经与当年完全不同了,说“是一种美食,一种重要的水产品,可以食用,富含蛋白质。不过要高温煮熟,因为带有多种寄生虫”。这种介绍,与其他日常食用的水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是当年的宣传太过矫枉过正、太过紧张了,还是今天的人们已经太过健忘,要等下一次再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才会重新警醒?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被迫接受海量信息灌输的时代,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媒体让我们接受什么,我们就必须接受什么。我们甚至无力判断这中间的“度”。

同样的外来入侵物种还有一种植物,在撂荒的稻田里疯长。它们有着香肠或者说蜡烛一般的黑红色草穗。这种植物以前萍乡的乡村基本是没有的,我最早在大约十年前发现过它们,据说是随着杂交水稻种子从海南过来的。现在它们几乎已经到处可见了。

既然连稻田都已经大量撂荒,田地里这些稀奇古怪长得再多,自然更是没有谁会去关注或者引起警惕了。

在耿塘村,我们的到来引起了一些村民的关注,乡村小店里闲坐的人们一字一句地念我们帽子上的LOGO:萍水河畔看变化。另外一个人则辨认远处旗帜上的主题:萍水河畔新发展 政协委员看变化。

但手里拎着几袋垃圾的灯塔计划成员辨识度显然更高一些。两个中老年女性村民主动找她们说话:你们是捡垃圾的吧?

是的是的,我们来捡河边垃圾的。

只有你们城里人吃了饭没事,顶着这么大太阳来捡垃圾,我们天天在乡下晒,见到太阳就想躲。但你们一次又能捡多少垃圾呢?捡了之后大家又丢!关键还是要让村民不乱扔垃圾。

是的是的,所以我们今天更主要的是宣传,要大家不乱丢垃圾。

显然,这是几个有见地的村民。

类似的村民,我们一路上见到过不少,他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当前农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同样的情况,在下午的座谈中体现得更明显。

知屋漏者在宇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家住萍乡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7000.com/archives/863

(1)
漆宇勤的头像漆宇勤萍水河行者
上一篇 2019-09-17 16:24
下一篇 2019-09-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