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母亲河 萍水河畔看变化

萍水河畔新发展  政协委员看变化系列

    为庆祝建国70周年、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创新性开展履职工作,市政协决定开展“萍水河畔新发展 政协委员看变化”主题活动,组织部分省、市政协委员和人文学者、生态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沿着萍乡的母亲河进行人文地理生态考察,深入萍水河流域乡镇村庄了解七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凸显新中国七十年的建设成就。活动由政协萍乡市委员会主办,由市政协人资环委、萍乡日报社、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安源区政协、湘东区政协、上栗县政协联合承办。

这是一场极具人文情怀的行走,用脚步丈量母亲河。考察期间,我们所有参与考察的人员将撰写考察笔记、看变化手记,留下图片和视频,并通过不同平台各自发布。

考察笔记(1)
▼▼▼▼▼▼▼▼▼▼▼▼▼▼▼▼▼▼▼▼▼▼▼▼▼▼▼▼▼▼▼▼▼▼▼▼▼▼▼▼▼▼▼▼▼▼▼

关于萍水河的源头问题

我们的活动一开始,就有不少朋友好心地给我指出,萍水河源头应该在哪里哪里,而不是哪里哪里。这是早有预料的。这些年来,凡是讲到萍水河源头在杨岐的时候,总会有人留言说应该在宜春水江;讲到萍水河源头在宜春水江的时候,总会有人留言说应该在杨岐山。
作为一个萍乡人,从人文情怀出发,我当然愿意在文字中说萍水河源头的杨岐山(此前我的很多个人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说的)。可是作为团队的考察,却不能由自己的情怀决定。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这次要顶着近40度的气温(实际阳光温度远超这个温度),用脚步踏踏实实沿着萍水河河岸一步一步走完河流全程,正是出于这种实践精神的考虑。

脚步丈量母亲河  萍水河畔看变化

在出发之前,我们团队进行过一些知识的梳理,发现在文章或网络上说萍水河源头在杨岐经田心往下的大都是本地文人或者非科技工作者,而说萍水河源头在宜春水江(在宫江苍下小桥分界进入萍乡)的,大都是水利工作者或者科技、规划类人员。
为了保险,我很认真地就“河流的源头”这个概念向萍乡市生态环境局水资源科科长张之龙,萍乡市水利局水利勘察设计院院长刘鹏、水资源科科长陈张勇等人请教。发现对一条河流的“源头”还真有不同的定义。
因此,这次“萍水河畔新发展、政协委员看变化”主题活动(以下简称“萍水河畔看变化”),我们决定两个源头都走一下。毕竟,从杨岐山发源下来的河流似乎更亲切一些,从宜春水江流下来的河流似乎水量更大一些。两者在东源乡上埠村交汇了。交汇处形成一个明显的大湾。
同行者笑称,今后,就将这里命名为“萍水河第一弯”了。

脚步丈量母亲河  萍水河畔看变化

【图片由队员邱芸拍摄】
值得思考的是,当下,我们的“知识”似乎更多的依靠网络搜索。但偏偏网络搜索的内容是最具有随意性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都可以迅速百度到。我们是依靠这错漏百出的资料就当后盾呢,还是要亲眼去看一看,或者,最少多比较一下更多的资料尤其是严谨的公开出版物表述?

▼▼▼▼▼▼▼▼▼▼▼▼▼▼▼▼▼▼▼▼▼▼▼▼▼▼▼▼▼▼▼▼▼▼▼▼▼▼▼▼▼▼▼▼▼▼▼

看变化手记(1)

大兴水利保民生
清澈的河水堪堪漫过水草,缓慢地流动;两岸稻田里,金黄色的稻子正在等待收割;河对岸,一小群鸭子在悠闲地觅食。这是宫江村与宜春苍下村交界处河流的景象,完美契合了我们想象中的田园风光。
这是萍水河的源头,这是市政协组织的“萍水河畔新发展、政协委员看变化”活动第一天,我们组织一批政协委员和人文生态学者,从萍水河源头出发,徒步5.5公里进行考察。一路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也以小见大凸显了整个萍乡在七十年来的发展。
沿河两岸,我们看到村民的房屋整齐而美,为数不少的别墅小洋房依山傍水错落于村落里,并不显得突兀。无人机升空后,给我们传回了更大范围的房相,很显然,萍水河边自然村的农房与附近几个村子的农房整体形象并没有太多不同。
我们的路线设定了沿着河岸行走,两岸间隔一段距离就可以看见一个个石砌的担水埠、洗衣埠,已经基本废弃了。同行的一名队员有些惋惜,但很快遭到了另一些队员的“科普”:以前村民到河边挑水、洗衣,看似有着田园生活的诗意,但实际又何尝不是一种日常的辛劳?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山里的村子也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洗衣机,村民们幸福地摆脱了部分家务辛劳,担水埠、洗衣埠自然也就逐渐废弃了。
接近中午时分,气温显示已经超过了38度,看着我们一群统一着装的陌生人在河边上行走,附近的村民热心地过来打招呼。闲聊中,她指着河边左侧的稻田告诉我:那丘田就是我家的,今年被大水淹了两次,所以长势不好。“不过,今年还算好的。那丘田本来就没什么指望,在我上一辈的时代,每年河水都要上岸几次,将两岸的稻田庄稼全部漫浸。”她补充说。
不止是她,在宫江村河边路遇的几个村民,都在期盼“这河道要挖宽一点就好了”。
他们不知道,这个期盼在一两个月后就将实现。河道整治工程已经由下而上,修到了宫江村的下游。

脚步丈量母亲河  萍水河畔看变化

【图片由队员陈春来拍摄】
东源乡政府的同志告诉我们,该乡被列为了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争取到2100余万元的项目投资,对辖区内的宫江河、江北河、田心河、小枧河(均为萍水河的上游支流)进行总长约18公里的河道疏浚、总长约11公里的河道清淤。同时,对岸坡进行整治、对陂坝进行改造。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总投资的90%以上,再过一两个月就将全面完成。届时,宫江村的河道将宽达8米,通过浆砌石护岸、固脚、河道清淤疏浚、陂坝改造重建等,现有河道的防洪能力、灌溉能力将大为提升,并可以有效调节水位、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过去,经常在乡村里听到人们感慨:现在所用的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修建的。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回应:不,近年来,各级政府更在大手笔、系统性地兴修水利,保农业、惠民生。
在继续前行的过程中,我们在河岸边发现一栋被彻底拆除的建筑。询问后得知,近年来,我市推进“河长制”工作,坚持“清河”行动常态化,使《水法》《河道管理条例》在萍水河流域得到了较好落实。地处萍水河源头的东源乡,在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对侵占河道的乱搭乱建设施进行了拆除,对污染河水体、乱倒垃圾、非法电鱼、药鱼和非法采砂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萍水悠悠向西流,一路前行一路歌。宫江村、上埠村、羊子村,一路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发生,“河畅、岸绿、水清、景美”的萍水河逐步呈现在我们眼前。脚步丈量母亲河  萍水河畔看变化
【图片由队员陈春来拍摄】
启动仪式新闻

“萍水河畔新发展政协委员看变化”活动启动  

吴运波出席 

萍乡日报讯(记者陈娅)9月12日,在我市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时刻,“萍水河畔新发展 政协委员看变化”创新性履职主题活动在上栗县东源乡上埠村启动。市政协主席吴运波,副主席刘艳萍、余绍林、颜小龙、李勇、胡芳出席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政协萍乡市委员会主办,市政协人资环委、萍乡日报社、市生态环境局等联合承办。部分省、市政协委员和人文学者、生态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将沿着萍水河进行人文地理生态考察,深入萍水河流域乡镇村庄了解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凸显我市七十年的建设成就。

据悉,此次主题活动旨在接地气,沾泥土,寻觅源头,寻访初心。通过看实地、访村民、听故事、找实物等方式,在完成人文地理生态考察的同时,将召开历届各级政协委员和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畅谈对70年来变化的切身感受,了解各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况。同时,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将在活动期间组织医疗专家为村民义诊,灯塔计划公益组织将配合开展清理河道树挂垃圾等系列活动,并将争取形成一批主题调研和考察报告、一批萍水河畔看变化的考察手记和笔记文稿、一批照片和视频资料、一批文艺作品等。本报将开辟专栏跟踪报道活动中发现的新发展新变化。(载《萍乡日报》2019年9月12日)

脚步丈量母亲河  萍水河畔看变化

版权提示:此次活动所有文案和图片均申请了最严格的版权保护,并授权专业维权机构维护版权,所有引用均需注明原作者,否则将索赔。

本文来自漆宇勤说,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家住萍乡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
漆宇勤的头像漆宇勤萍水河行者
上一篇 2019-09-12 22:49
下一篇 2019-09-12 23: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