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应该收回定向师范生培养权,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市政协委员 敖桂明

萍乡学院应该收回定向师范生培养权,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谁能想到,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萍乡学院2019年本科招生2700多人,萍乡生源不足100人,专科招生200多人,萍乡生源不足30人。两项相加,萍乡学院年度招生3000人左右,但萍乡生源不足200人,占比10%尚且不到。因为外地学生基本上都回归其家乡或奔赴大城市,由此可见,萍乡学院对地方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少得可怜。尤其雪上加霜的是,每年几乎都有近200人的农村定向师范生却因故放在了南昌培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啧有烦言,而萍乡地方财政耗费巨资“供血”的萍乡学院,其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始建于1941年的萍乡学院(原萍乡师范学校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的萍乡教育学院),是萍乡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进行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型后,定向培养师资一度中断。之后的事实证明,取消师范生定向培养不符合现阶段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师资配置的发展需求,为保障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师资的培养质量与稳定供给,江西省自2000年开始实施五年一贯制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师资定向制度,萍乡学院(萍乡师范学校2003年并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顺承)为萍乡市各县区培养了一大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教育能力较强的专科层次的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受到萍乡市各县区及其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有口皆碑。

2018年起,萍乡学院由于应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需要,担心专科学生占比太高、学生基数太大、办学整体投入不足,可能导致合格评估难以通过,中止了培养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师资定向生,因而2018-2019级,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师资定向生均委托远在南昌的豫章师范学院进行培养。

萍乡学院迫于无奈的这种自我放弃和权宜之计,带来了诸多后果和严重的副作用。同时,也影响和制约了萍乡学院尤其是两个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和学前教育学院)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空间。萍乡学院应该收回农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权,及时担负起为萍乡市培养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师资定向生的使命,其理由如下:

第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

第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要坚持产出导向的基本理念,立足农村儿童成长的生态环境,顺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变革要求,突破城乡教师培养的“同质化”痼疾,着力培育适应农村教育发展需求的专业素养。其培养过程中,要将本土文化、本土教育资源融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让师范生在职前培养过程中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相融合,对农村工作生活环境具有认同感,毕业后愿意返乡服务于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教师的不竭源头。

第三,培养“本土化”师资,需建立基于乡村教育特定环境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这有利于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确立农村教师身份认同,并通过教育实践体验、感受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性,主动建构和系统优化知识体系,形成服务农村学前教育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四,豫章师范学院离萍乡各县区太远,不利于派遣教师到各县区的乡镇进行教育实习指导,难以落实师范生教育实习“双导师”指导制度,不利于提升教育实习质量,容易对农村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产生“后遗症”。

第五,将农村定向生培养放在远离故土的省城培养,学生往返家校交通不便,经济生活压力加大,故乡情结易于疏远,服务家乡教育事业的情怀也容易随时间推移而消逝,甚至有少数学生毕业后可能违规不回远走他乡。

现在萍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已告一段落,作为萍乡市唯一具有教师教育资质的普通高等学校,应继续履行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培育高素质师资的义务,培养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师资定向生是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的服务项目之一,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为此,经调研后我们强烈呼吁和建议,由市人民政府向省教育厅呈文,即予收回农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权,改由萍乡学院自身培养。萍乡学院以师范起家,也以师范名世,既应扬长避短,又应服务地方。期望尽快关注重视此事,理顺关系,精准发力,助推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敖桂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7000.com/archives/1518

(21)
敖桂明的头像敖桂明萍水河行者
上一篇 2020-05-15 08:49
下一篇 2020-05-16 19: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