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楚文化,重修扩建楚王祠

市政协委员  敖桂明

传承弘扬楚文化,重修扩建楚王祠

    众所周知,萍乡的得名,与两个大人物息息相关,一个是孔圣人,一个是楚昭王。此事见之于古文献,最早见于《孔子家语·致思》:

楚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王使使聘于鲁,问于孔子,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萍水草也可剖而食也,吉祥也,唯霸者为能获焉。”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久之,使来以告鲁大夫,大夫因子游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乎?”曰:“吾昔之邦,过乎陈之野,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是楚王之应也,吾是以知之。”

同事又见于西汉刘向《说苑•辩物》: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王者能获之,此吉祥也。”

宋乐史《太平圜宇记》:“楚昭王渡江获实于此,今县北有萍实里、楚王台,因以名县。”

楚昭王获萍实一事,后世被反复提到,萍乡因此而得名,实为确然之结论,故萍乡乃萍实之乡,又称为昭萍、楚萍。顺便提及,纵观全国各个县市,冠名与孔子有关的地方绝无仅有,就连孔子的家乡曲阜也与他毫无关联。清代乾隆年间萍乡知县胥绳武就在其《学宫记》中感叹:“江西隶诸郡县,惟萍乡之称,肇自孔子萍实一言,通微达远,应在千里之外。孙吴县名,权舆于春秋之代,虽百莫异也,神矣哉!”

宋代绍圣四年(1097),黄大临任萍乡知县。崇宁元年(1102)秋,黄大临之弟、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创立人黄庭坚抵萍乡探亲,留下一首名气很大的诗《萍实里》:“楚地童谣已兆祥,果然所得属昭王。若非精鉴逢尼父,安得佳名冠此乡。”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说,楚地传唱的童谣早已兆示吉祥,果然萍实此种吉祥之物属于楚昭王。倘若没有尼父孔子的精心鉴定又岂能有“萍乡”这样的佳名冠于此吉祥之乡呢?

史载,楚昭王姓芈名壬,又名珍(轸),为春秋时期楚国第32位国君。生于公元前523年,殁于公元前489年,享年34岁,6岁继位,励精图治,体恤民情。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15-公元前489年,历时28年,终其一生,征战不断。见于史籍的有伐吴、灭唐、灭胡、围蔡等。据乡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先生在《考古》杂志上《三田古城背后的楚与百越》专文考证,“如果没有三田古城被毁于春秋晚期的考古证据,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楚昭王获萍实’一事很难作为史料采信。但事情就这么巧,西周至春秋诸多楚王中,正好是春秋晚期的昭王成了‘获萍实’的主人公,而且地点又正好在萍乡。”换句话说,楚昭王“获萍实”一事,其发生地点基本上就在萍水河三田古城附近段。

又因为“昭王诚春秋之贤君”,百姓在其逝后立庙祭祀。萍乡历史上,最迟在唐、宋时便建有楚昭王庙。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元和十四年(819)由潮州刺史调任袁州(宜春)刺史,路居萍乡时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楚昭王庙》:“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祀昭王。”这便是有力的佐证。《昭萍志略》还载有多位历代萍乡县令如南宋何异、明代陆世勣、清代黄浚等写过的与楚王庙相关的诗词。

询之于民宗部门,萍乡本身就有大量的楚文化遗存。据田野调查确认,整个萍乡就有五处楚王庙。他们分别是:上栗桐木楚山村的楚王台和楚昭王庙,新泉乡的昭王宫,福田镇的楚王庙,金山镇的厦院楚王庙,以及经济开发区的楚王祠,虽然都很简陋,但供奉的却都是楚昭王。而且,上栗镇的新老灵山庙(屈子祠)供奉的是屈原,后埠韩浒庙(五处)供奉的则是楚王随侍将军,上栗歇担庙供奉的是为屈原担行李者等等。

特别是现今位于田中古城的楚王祠,形制虽小,但古意犹存,其中所留三联更有意思,一为“流风溯数千载而上,遗爱在廿八年之中”,又一为嵌名联“银河上桐木架东桥上埠通下埠,金山中福田种南坑赤山变青山。”另一为:“贤王渡江得果真乃是天意,圣人开言鉴实假以为地名。”

综上所述,可以确信:

田中古城的兴废见证了春秋时期楚文化南扩至株州、萍乡一线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田中古城的存在,从文物考古角度暗合流传已久的“楚昭王获萍实”的典故,更使楚昭王与萍乡历史特殊关联获得了间接证实。换言之,楚昭王确系萍乡城市发展史上的奠基性人物。

明朝年间,田中古城内尚有楚王祠,文革时期被毁,后又复建。见于文献中的楚昭王庙或楚王祠虽非田中古城同时期遗迹,但它们曾经都是历史存在。唐宋以来,它们已经与田中古城连为一体,在田中古城附近复建楚王大庙,有助于人物直观感受到田中古城的存在,可促使人们认识古城和自觉保护古城,直观感受“最早的萍乡”的历史根脉。

为此,我们郑重建议:

一、在现田中湿地公园(萍水湖)楚王祠原处正式扩建重修“楚王祠”,可请国学大师范曾题名,规制古雅,规模宏大,务求打造为本土核心景区,萍乡地标(据考全国仅湖北宜城市有一规模不大的楚昭王庙)。

二、鉴于现有楚王祠本身已在田中湖项目规划区内,土地已收储国有,扩建方式为原址重修,可纳入田中湖(萍水湖)项目规划区整体考虑,土地、投资、规划一并在现有项目规划区调整规划方案中予以解决,并由国家级的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主理此事。

三、为规避直接建祠带来的复杂影响,建议在恢复扩修楚王祠的同时,在附近设立诗碑、亭阁、石塔和楚王台,并立楚昭王获萍实的大型雕像。

四、除刻写历代文化名人和古县令所写楚王诗词的诗碑外,还应广请当代作家学者、辞赋高手、书法大家题诗作赋,勒石于碑,并辅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

五、在楚王祠文旅项目中,配建一个傩神庙和傩文化陈列馆。古傩是萍乡文化瑰宝,二者相得益彰。萍乡傩文化“三宝”(傩庙、傩面具、傩舞)齐全,享有世界盛誉,正宜整合和发扬,加上待建的商周古城遗址和附近的李有棠李有棻故居,堪恰构成萍乡古文化堡垒要件。

六、修竣楚王祠文旅景区,还要与保护萍水河生态环境和举行国学经典传承活动结合起来。楚王祠毗邻萍水河,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正可交相辉映;楚王祠、楚王台、楚王碑林等本身就是古文化优秀载体,又正宜开展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教育如祭祖、讲学、吟咏等活动。

七、此前,从2016年起,已有唐际根博士、市人大原副主任黎恩荣、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腾勇、市政府参事室原主任黄光君、市文化局原副局长陈菲、市文联原主席肖麦青、市博物馆原馆长邹松林等多方人士,通过不同形式上书市委、市政府建言此事,并已得到有关领导批复,但重视程度和认识高度仍不够理想。建议在决策前由经开区和市有关部门如文广新旅局及市文联等联合召开一个大型座谈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论证明晰,统一思想。

倡修先贤楚王祠,触摸祖先灵魂。可以久久为功,不必急功近利。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深切期待,市委市政府广采民意,察纳雅言,如是则功德无量,遐迩闻名,影响深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敖桂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337000.com/archives/1512

(9)
敖桂明的头像敖桂明萍水河行者
上一篇 2020-05-15 08:47
下一篇 2020-05-15 08: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